找到相关内容14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孝道

    净土的第一要件就是孝顺父母、恭敬师长、慈心不杀。由此可见,孝是所有善念的根本,一切善法从此而生。生活在物质充裕但人际关系却淡薄的现代社会,人们最想寻求的是精神与心灵的平静,而其中的答案就在中国固有人伦...

    见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5745730.html
  • 伦理底线如何把握

    近日,读了2000年第六期《禅》刊登的一篇文章,题为《北大教授呼吁守住人类最后屏障--底线伦理》。颇有感触。 俗语道: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。同样,人与人之间相处也需要有一个正常合理的人际关系准则来维系,而这种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伦理关系。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义的国度,中国人所倡导遵循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也多为世人所称道。而如今我们却要大声疾呼守住最后的伦理底线,这不能不算是国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1347769.html
  • 宏观、微观 与 大乘、小乘

    政府由上而下的主导与控制模式,而微观是由下而上的群体人际关系模式。  现在的民主意识抬头,在中国,无论是政府、政治家或企业家,必须具备宏观的远视计划而且更必须满足微观个人主义。也就是政府必须以广大群众...

    黄明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5951249.html
  • 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

    分别,妄想为名家。只知迷醉社会的色相,执着于色相,不知《金刚经》所云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”缺乏正知正见棗智慧。对人生观,价值观,做人处世及人际关系,往往贸然从事,胡作非为,伤天害理也敢为,甚至有的人...

    黄礼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0151395.html
  • 许愿树下思元旦

    的人生,又何尝不是如此。生命很短暂,但要面对的烦恼却很多——工作压力、经济困难、人际关系、精神空虚、心灵迷失……一年下来,一个人如同许愿树一样,不知要经历多少磨难与创伤。新年伊始,若能利用这一契机进行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0074645.html
  • 厚道的聪明

    知道的知识,没有他办不成的事,也没有哪个人的弱点和毛病躲得过他的火眼金睛。 特别是最后一点,简直让我叹为观止: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,一个人把别人的心思和行为琢磨到那种程度,而且评论的时候完全没有一点恻隐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3275435.html
  • 淡是最美的滋味

    十年前,我从一个不算高但也不算低的领导岗位上退休下来,结束了几十年的军旅生涯,成为一草民,从此也告别了那个是是非非的官场,挣脱了那个令人头痛的人际关系的罗网,开始做我想做的事,于是,我从中感到一种由衷的轻松。 我的性格耿直,不善交际,我的信条是“靠本事吃饭”。我的全部心思都用在工作上,不会“拍马屁”,不会说恭维话。这种性格在二十年前尚能融于社会,并被称为忠厚,可是在当今社会,这种性格就显得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3575688.html
  • 南怀瑾:宠辱谁能不动心

    ,在人际关系上,不因荣辱而保持道义的,曾有这样一则名言,可为人们学习修养的最好座右铭,如云:“势利之交,难以经远。士之相知,温不增华,寒不改弃,贯四时而不衰,历坦险而益固。” (信息来源:佛教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0676078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一切法即是佛法

    他人处处起冲突,烦恼纷至沓来,心中充满黑暗。   反之,若出发点是为了利他,时时所想的,是如何能对他人有所帮助,如此自然能为大体著想,从善如流,人际关系也能处理得好,乃致助缘常现,不但事情容易成功,且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1376912.html
  • 宽见法师答:学佛是要放弃社会责任吗?

    应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,在家居士由于是入世生活的,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宽广,一个修行好的在家居士完全可以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、改变、教化更多的人,而且居士还可以协同出家人护持佛法,共事佛行事业。 ...

    宽见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10277459.html